導讀:互聯(lián)網思維一切圍繞用戶體驗,創(chuàng)造用戶價值為主,跟傳統(tǒng)思維相比,其中的創(chuàng)新思維是“顛覆性“,顛覆傳統(tǒng)思維,顛覆商業(yè)模式。今天分享的內容是一家小小的餐廳用互聯(lián)網思維來做餐飲,這家只有50平米的餐廳居然達到了年營業(yè)額突破100萬!這其中有許多值得借鑒和參考的地方。
先介紹一下背景:他現(xiàn)在在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(qū)的一個農貿市場,開一個小餐館,餐館面積50多平米,年收入120萬左右。
用互聯(lián)網思維做餐飲,以下這5個秘籍,讓他的餐廳年入百萬:
①免費; ②限量品類供應; ③快速響應; ④兜售體驗; ⑤提供增值服務。
一、少即是多——“我的小飯店只賣25種菜”
在他那個農貿市場,類似的小餐館有十幾家,每一家的小炒也即菜品都在50樣以上,多的甚至達到百八十種,而他家,只有25樣。
為什么只做25個菜?其中的緣由是:
1.這25個菜基本覆蓋了周邊消費者平常80%的點菜種類,把菜品縮小不僅方便采購,而且還能因為量大獲得額外的優(yōu)惠。
2.對于廚師來說,炒菜也更輕松,總是炒這25個菜,時間長了自然熟能生巧,不僅炒出來的味道更好,上菜的速度也更快。
3.這25個菜都是些西紅柿雞蛋、醋溜土豆絲、小炒肉、木須肉等同一個階層的菜,檔次劃一讓每一位進店的人沒有任何壓力。
原材料的“規(guī)模采購”讓他的店每一樣菜都能比周邊的店便宜一兩塊錢,因此翻臺次數(shù)也遠遠高出周邊的小店。
二、免費——“免費只是誘餌,要有舍才有得”
在菜品比其它小店更便宜的同時,店內還有其它店沒有的免費食品——一小碟腌蘿卜、一小碟炸花生米、以及可以免費盛用的小米粥、雞蛋湯。
這些免費的食品每天下來只要30多塊錢,但是給顧客帶來的感覺卻異常的好:一份錢還沒花,桌上就已經擺上兩小碟、兩大碗,好像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,而實際上,這30多塊錢,只要多來三四個用餐者,就足夠撈回本了。
三、兜售體驗——“面子比天大,一定要給足”
雖然經營的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,但是走進飯店的每一個顧客都是上帝。“我不僅要給他們便宜可口的飯菜、免費的食品,更重要的是要給他們足夠的面子?!?/span>
是怎么給面子的呢?除了熱情嘴甜、眼疾手快之外,還有兩大法寶:
一種情況是,在過了飯點、進店人員稀稀拉拉的時候給他們發(fā)煙。他的大口袋里通常會裝3種煙——5塊錢左右的白沙、10塊錢左右的紅雙喜、以及15塊錢左右的利群。他已經練成了只要瞄一眼,就能夠判斷該給眼前的人哪個檔次的煙,而且動作極為自然。
另外一種情況是,每當有熟人請客吃飯時,都會要么送上兩瓶啤酒,要么送一碟涼菜或者一份炒菜,花的錢不多,但是卻給了做東的顧客足夠的面子,這些請客者以后每每請客,店都成為了重要的選擇。
四、快速響應——數(shù)字化管理客戶
1.為了增加營業(yè)收入,店從一開始就有外賣送餐服務,只要點夠30元,在方圓2公里都可以免費送餐。
2.小地方訂餐的人雖然不算多,但是頻率卻比較高,為了提升送餐的速度,按照顧客消費的頻次和金額,把顧客按照1——N的方式進行了編號,每一個編號對應著這個顧客的姓名、電話和常用的送餐地址。與此同時,菜品也進行了1~25的編號,米飯則默認一個菜一碗飯。
3.“把一切編號化、數(shù)字化,不僅可以減少溝通中的差錯,而且還能夠提升送餐的效率?!彼忉屨f。
4.微信取代了電話成為了店里叫餐的主要工具。顧客只要在群里說,“16號,訂餐3、9?!钡昀锏膯T工就知道是要送給誰,送到哪里去,以及要的是3號菜西紅柿雞蛋和9號菜木須肉。
5.一定要把這些陌生的人加在一個組里,因為吃飯會跟風,一個人點了,就會好多人都跟著點。這就是“激發(fā)需求”,和開發(fā)商雇傭民工排隊買房的場景一樣。
五、增值服務——“既是做生意,更是做人情”
餐館旁邊有兩個不小的小區(qū)和一個幼兒園,幼兒園一般下午4點就放學了,但是小縣城的人一般要5點才下班,這中間一個多小時的斷檔,成為不少家長的煩惱。
為此,特意在飯店二層客廳開辟出一塊地方來,布置得像“翻斗樂”似的,可以讓那些小朋友在里面玩鬧,但是又不會摔傷,只要時不時去樓上看一眼就行。
店長的熱情,受到了許多家長的歡迎,如今不少周邊的居民,有事時經常會把小孩擱在店里一小時兩小時的。
“這些小孩都白看么,收不收費?”
“不收費,都是舉手之勞,而且很多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就順便把晚飯也吃了,或者直接打包,有的即使不想在外吃飯,但是時間久了,都會多多少少消費一點?!?/span>
一直以來暢談互聯(lián)網思維的大有人在,可是真正能運用到實踐當中幫企業(yè)創(chuàng)造出收益的簡直是“鳳毛麟角”,像他那種小地方,像他那樣的小店,經營好的一般一年能賺四五十萬,少數(shù)的能達到七八十萬,不過像他那樣子能超過100萬的,還是寥寥無幾。
或許這個實踐案例有許多不足的地方,但是,為什么小餐廳反而能把這些創(chuàng)新思維運用到實踐當中,反而是越大得傳統(tǒng)餐飲企業(yè)望而止步?這其中的緣由,不禁讓人深思……